隔天早上在朋友家的餐廳裡晃了一下之後,就出發去機場了。手續辦妥後離登機還有點時間,我很餓,於是到了出境大廳樓上的美食廣場看看,但沒什麼吸引我的,我更餓了,下樓後眼角瞄到韓國高級版米塔 aka Paris Baguette 大排長龍,心裡想說有什麼好排的,但身體很不聽話地一起排上了。
邊排邊看櫃子裡賣些什麼,嚇到我了,看來一年沒去 Paris Baguette,他們整個大躍進,效仿歐洲路線效仿到底,現做的三明治塞滿玻璃櫃,也賣現打果汁、現煮咖啡等飲料,於是我買了一個蘋果派和一個三明治,蘋果派就是個麵包店的蘋果派,可以更好但也不差,三明治啊,三明治啊~!我只能說店員主動幫我加熱實在是一個甲上上的舉動,暖暖的麵包裡面夾著融化的摩扎瑞拉起司、青醬和風乾番茄,麵包外面脆但不刮嘴、裡面蓬鬆,醬料調味正好,整個三明治夠濕潤但不到滴汁,狂野中帶著優雅,完美,太完美,坐在登機門口差點要跳起舞來。
擺好擺滿的三明治櫃
2016 年 10 月 14 日
早午餐 @ 仁川機場 Paris Baguette
仁川機場候機大廳三樓商店區(出境後)12 號登機門附近
06:00~22:00
+82-32-743-7181
蘋果派
風乾番茄青醬起司三明治
草莓香蕉汁
但是上了飛機就悲劇了。
堂堂飛法蘭克福這種歐洲重點航線,飛一次都十小時以上的,韓亞航空仍然不為所動,派出可以進博物館的 747 飛機,唯一比較能安慰的就是螢幕比上一班大了一點。吃的來了之後,就悲劇中的悲劇了。打開主餐,迎接我的是一整塊水煮雞胸肉,沒有任何醬料,就一塊水煮雞胸肉,攤在旁邊的是水煮馬鈴薯塊、水煮四季豆、以及莫名其妙的悶悶的橘子丁。
我可以理解橘子丁可能是為了調味雞肉用,但是水煮完的料一蓋上鋁鉑紙,橘子的味道悶一悶也就什麼屁都沒了;整餐吃下來最有味道的是沙拉裡拌水煮蝦用的美乃滋,我從來沒有這麼珍惜的吃美乃滋,餐具包裡都沒有胡椒鹽,想說把奶油加下去讓他吃起來至少熱鬧一點,但那麼一小塊奶油幫助實在有限,在徹底的絕望中結束這一回合。
第二餐端上來時我已經不管他是哪一餐了,奮力撕開包裝之後,我的味蕾都縮回母體了。是水煮馬鈴薯、水煮胡蘿蔔、水煮花椰菜、一塊沒味道的魚和悶悶的番茄丁。到底為什麼要這樣?剛從海裡撈出來的魚都比我眼前這一塊還要有味道。更慘的是,連沙拉裡的美乃滋都沒了。但沒有不會過去的事,終究降落在法蘭克福了。一如往常地,我很餓。
2016 年 10 月 14 日
韓亞航空 ICN-FRA 午餐(回教餐)
水煮雞胸肉 + 水煮蔬菜
蝦仁沙拉
廚餘水果
麵包 + 奶油
蘋果汁
韓亞航空 ICN-FRA 晚餐(回教餐)
無味魚 + 水煮蔬菜
空虛沙拉
廚餘水果
麵包 + 奶油
水
我上次踏上歐洲大陸,大概是我三歲的時候,雖然這些年來都有在出國,也算是去過一些奇怪的地方,但還是有點小小緊張,主要是因為我怕走錯地方就會錯掉後面的火車。到法蘭克福之後,要先搭地鐵到中央火車站,再搭火車到漢諾瓦轉車到柏林,所以是一個時間緊繃的環環相扣之旅,一步錯步步錯。
我搭乘的韓亞航空跟某班中國的航空差不多時間降落,這意味著在護照檢驗那邊會呈現菜市場狀態,果然我排了可能半小時才入境,拿了行李後朝向地鐵站飛奔,但我不知道地鐵站在哪、票怎麼買,這種時候跟著人群走就對了,於是就這樣到了賣票機前面,我傻眼了,因為德國滿多販票機都沒什麼標示,螢幕上系統也不熟悉,我轉頭看隔壁機器前買票的德國夫妻,心裡想著「德國人真的會很冷漠嗎」,但他竟然直接說「對,就是那個按鍵,你要去中央車站的話按那邊」,我道謝之後,他還加碼「我們也是往那方向,你可以跟著我們走」,我就這樣跟上他們,一路到中央車站,想跟他們道謝的時候卻被一群搶著要下車的人擋住,所以如果因為某種原因那對夫妻在看我這些文字的話,我在此向二位致上最高謝意。
我從下飛機時就餓到這(其實也才過一小時),距離火車出發約莫十分鐘,看了一下車站的各個攤位,實在難以區別他們的好壞,於是跟上兩位亞洲妹子到一個麵包店攤位前,買了看似只有起司的三明治,再趕快走到月台,然後發現火車會慢十五分鐘到站,很好。
上車後發現坐同一個小包廂的,是個肚子可能有兩顆籃球大小的教授,會猜測是教授是因為他正在看一疊疑似讓他感到困擾的 research paper,進去坐下後他困擾的氣息令我感到快要窒息,導致不敢拿出三明治,全程用靜音模式度過,兩小時多後到了漢諾威,終於逃離教授的魔爪了。
漢諾威到柏林的座位在開放區,沒有小包廂、有小孩、有年輕人在打牌,但算是滿安靜的,於是我拿出兩小時多前買的三明治,幹,好吃啦!沒話講,在包包裡悶兩小時,麵包還是可以外酥內軟,醬料跟生菜的搭配很美好,起司片夾在中間很剛好,有夾好但不至於夾滿的程度,很簡單卻非常好吃,跟韓國機場吃的堪稱黃金雙明治。
2016 年 10 月 14 日
點心 @ Le Crobag
法蘭克福中央火車站 12/13 號月台旁(也有很多分店)
+49 40 89093100
04:00~12:00
生菜起司三明治
本來和同學約好直接在柏林車站月台上相見歡,但其他乘客走光、連火車都走了,還是沒見到他的影子。只好漫遊用 Skype 打給他,才發現他的地鐵延誤,結果就在柏林中央車站的麥當勞前面相見歡。我這高中同學,姑且稱之為李博士,優秀中的優秀,在柏林某知名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,原本都叫他李博士候選人,但就在我結束這趟歐洲行回台灣沒多久他就順利答辯結束,成了名正言順的李博士。
李博士是個傳奇人物,在中南美洲和西班牙打滾多年,西班牙文說的應該還可以(他自己說的,我也無從考證),最後去柏林念博士,一待就是五年,住的地方是滿破爛的學生宿舍,雖然破爛但也是有點溫馨,不過溫馨的是外面走廊,他房間裡就像是個隨時要走的狀態,除了一張床、一張書桌、一張餐桌、兩張椅子、一個衣櫃之外,就沒了,任何裝飾性的東西都沒有,我實在佩服。我這次在柏林就是借住他這,他特地跟隔壁阿富汗醫學生借了個床墊,上面包了個比床墊短三十公分的床包,但不用錢又有友情的地方,我實在無可挑剔。
到了宿舍之後我吃了李博士做的飯,但這頓飯我真的很難定義是什麼菜。李博士算是個對美食有興趣的人,很久以前在同學之間就把他定義為暗黑料理大師,所以我只能說是一頓美好的暗黑料理。暗黑的不是菜色的呈現,而是它的準備、烹調方式,以及其背後的精神,暗黑到讓你無法摸索,因為它就是一個「通通丟到一起讓他熟就好了」的料理。
首嘗柏林暗黑料理
2016 年 10 月 14 日
晚餐 @ 李博士宿舍
鮭魚燉飯
海帶蛋包湯